释义 |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放纵走私罪既遂法院如何判? 放纵走私罪既遂法院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既遂法院一般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的客体是海关法及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其海关缉私的正常管理和工作秩序。本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法律规定,明知是走私行为而予以放纵,使之不受查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售卖生产防疫物资的行为是否合法 售卖生产防疫物资的行为是违法的。具体如下: 1、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法从重处罚;同时,销售的防疫物资为假冒伪劣商品的,涉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生产厂家生产不符合标准的防疫产品,涉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 2、违反国家规定,有违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或者没收财产。 三、阻碍解救被绑架妇女罪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是指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的行为。阻碍解救被绑架妇女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四百一十六条的规定,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及其家属的解救要求或者接到其他人的举报,而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阻碍解救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百一十四条 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