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如何应对童工问题? |
释义 | 未成年人劳动保护法律规定明确,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将面临罚款和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同时,使用童工的单位也将受到每月5000元的罚款,若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使用童工,将面临更严重的罚款处罚。 法律分析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四条,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六条,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 拓展延伸 企业应对童工问题的最佳实践策略 企业应对童工问题的最佳实践策略是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严格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查和监督,禁止使用童工。同时,企业应加强内部员工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童工问题的认识和辨识能力。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和社会公众向企业举报涉嫌使用童工的情况。企业还应与相关非政府组织合作,共同推动童工问题的解决,支持和参与社会责任项目,为童工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帮助他们重返学校或获得合法就业。通过这些策略的综合应用,企业可以有效应对童工问题,维护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违者将受到严厉处罚。企业应加强供应链管理,禁止使用童工,并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建立举报机制。同时,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推动童工问题的解决,为童工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通过这些策略的应用,企业可以有效应对童工问题,维护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十四条 【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事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关于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监察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及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