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税收是属于初次分配。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是对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深化,科学地界定了按效率分配与按公平分配的不同领域,避免了适用范围的混淆,同时也合理地界定了企业与政府在分配工作中不同职责;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必将促进经济迅速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有利于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鼓励更多的人通过市场竞争走上富裕之路,激发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高效率的投资热情,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改革实践证明,如果没有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不可能有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 税收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税种:不同的税种征收的标准不同,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2、计税方式:不同税种计算方式不同,如增值税按销售额计算,企业所得税按企业利润计算,个人所得税按个人收入计算等; 3、税率:不同税种和计税方法的税率不同,如个人所得税有多个不同的税率档位,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也有不同的档位; 4、扣除和减免:税收标准中还包括了一些扣除和减免的政策,如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可以扣除部分成本等。 综上所述,税收标准可能会受到不同地区、行业、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有时也会受到政策调整的影响。税收标准的合理性和公平性是评价税收政策的重要指标之一。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和公众利益,确保税收标准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