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有效成立的要件是什么? |
释义 | 合同法律效力与要件:合同应具备当事人缔约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不违法违规;有效要件包括主体合格、真实意思表示、合法内容和形式。合同生效后,对当事人具有内部效力,受合同约束;对第三方具有外部效力,不得侵犯合同权利;违约方将承担民事责任,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补救。 法律分析 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件才具有法律效力: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 2、合同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的有效要件具体有以下几点: 1、主体合格,即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双方都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资格。作为公民个人,必须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且智力发育健全,作为法人,必须经过合法的登记注册,并且在自己的经营活动范围内,才能作为合格的当事人订立合同,一些非法人的组织、团体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成为合同当事人; 2、意思表示真实,即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整个过程中所提出的要约或承诺的内容,都是自己独立意志的表现,是其真实的意思表示; 3、内容合法,形式合乎要求。内容合法,主要是指标的合法,即合同标的不属国家明令禁止买卖的物或法律、政策所不允许的行为。合同生效后,其效力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效力。一旦合同成立生效后,当事人应当依合同的规定,享受权利,承担义务。当事人依法受合同的拘束,是合同的对内效力。当事人必须遵循合同的规定,依诚实信用的原则正确、完全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不得滥用权利,违反义务。在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当事人必须依照法律或者取得对方的同意,才能变更或解除合同; 2、合同生效后产生的法律效果还表现在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产生一定的法律拘束力。合同的这一效力表现,称为合同的对外效力。合同一旦生效后,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侵犯当事人的合同权利,不得非法阻挠当事人履行义务; 3、合同生效后的法律效果还表现在,当事人违反合同的,将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采取强制措施使当事人依合同的规定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对另一方当事人进行补救。 结语 合同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多个条件的满足,包括当事人的缔约能力、真实的意思表示以及合法且符合要求的内容和形式。一旦合同生效,它将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效力,使其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同时,合同对第三方也产生一定的法律拘束力,禁止侵犯当事人的权利和阻挠义务履行。对于违约行为,违约方将承担民事责任,并可能受到法院的强制措施以履行义务或对另一方进行补救。合同的法律效果维护了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公平交易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