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经济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期间 |
释义 | 经济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期间,一般的经济纠纷起诉时效是3年,从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符合条件的可以中止、中断、或延长。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经济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一般为三年,适用二十年的最长保护期。 经济合同纠纷是指当事人双方在依法签订经济合同之后,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意见分歧或争议。 经济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当事人首先应及时协商解决,双方要本着相互谅解、实事求是的原则,寻求都能接受的自我解决办法。 首先,经济合同纠纷是当事人双方在依法签订经济合同之后,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意见分歧或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就争议事项进行过协商调解,从而解决纠纷;如果通过协商调解不能解决争议,那么当事人任何一方均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进行经济合同纠纷诉讼的条件是: 1、经济合同纠纷诉讼的原告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 2、诉讼有明确的被告; 3、有经济法律关系存在;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一般遇到这种问题我们要先协商解决,解决经济合同纠纷的主要方式有 1、协商: 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 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3、仲裁: 合同当事人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 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除了上述一般特点之外,有些合同还具有其自愿的特点,如涉外合同纠纷,解决时可能会援引外国法律、而不是中国相关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经济合同纠纷当事人提起诉讼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符合上述条件的,原告(当事人)应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七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第一百三十八条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