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故意毁坏财物罪释义: 1、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主体是一般主体;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4、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 中国刑法中侵犯财产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关系。犯罪对象是各种公私财物,但是破坏某些特定的财物,刑法中另有规定的,不构成本罪。 2、在客观上表现为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毁灭是指毁灭财物的存在,使之全部丧失使用价值,损坏是指使物品部分受到破坏,但不完全丧失其使用价值。 3、主观主面是故意,并且具有毁坏公私财物的目的。 综上所述,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国刑法中侵犯财产罪的一种。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