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刑诉法67条? |
释义 |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了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判罚程度、社会危险性和特殊情况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辩护律师的职责和权限。自首是指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其他罪行,也可视为自首。 法律分析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内容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七条辩护律师向人民法院告知其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实施、正在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记录在案,立即转告主管机关依法处理,并为反映有关情况的辩护律师保密。第六十八条律师担任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带一名助理参加庭审。律师助理参加庭审的,可以从事辅助工作,但不得发表辩护、代理意见。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拓展延伸 刑诉法67条:适用范围和具体规定 刑诉法67条是刑事诉讼法中的一条法律规定,主要涉及其适用范围和具体规定。根据该条规定,刑诉法适用于我国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侦查、起诉、审判等程序。具体规定了刑事诉讼的法定原则、证据规则、审判程序等方面的内容。该条的制定旨在保障刑事诉讼的公正、公平和合法性,确保被告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该条也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适用规则,如未成年人犯罪、精神病人犯罪等。刑诉法67条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人权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语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确立了取保候审的条件和适用范围,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辩护律师的职责和权益,以及犯罪自首的处罚减轻原则。刑诉法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人权起着重要的作用。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