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邻里纠纷属于物业管吗? |
释义 | 邻里纠纷一般不属于物业管,属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的民事诉讼案件。常见的邻里纠纷原因包括缺乏法律意识、不文明行为、亲戚朋友介入和其他矛盾积怨。物业公司作为第三方可以进行调解,但若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向法院起诉。 法律分析 一、邻里纠纷属于物业管吗? 邻里纠纷一般不属于物业管的。 业主与业主之间的纠纷物业、业委会、居委会插手管(调解)那是人情化操作,一旦有一方有不同意见的,就不会形成协议,就是调解不成功。而名正言顺的“业主与业主之间的纠纷”就是法律意义上的邻里纠纷,属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调解、判决的案件。物业纠纷一般是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简称。 二、邻里纠纷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第二十九条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四条 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常见的邻里纠纷原因 1、邻里双方缺乏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一方我行我素,另一方以牙还牙,怨怨相报,致使矛盾激化。 2、不文明行为引起邻里纠纷。有些人在倒垃圾、泼水等时,只图自己方便,不考虑邻里的利益,邻里方提出异议时还强词夺理;有些人为了一些小事不是心平气和地讲理,而是出口伤人激怒对方,致使事态扩大。 3、亲戚朋友帮倒忙。邻里之间发生矛盾,有些亲戚朋友不是抱着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双方生产、生活的目的出发,而是帮着出点气,打压对方的气势的动机而介入纠纷,使本来较小的纠纷变成了相互斗殴。 4、邻里纠纷的成因往往有相邻关系外的原因,例如当事人双方因其他矛盾得不到解决,而产生积怨,在邻里纠纷中借题发挥,刁难对方。 邻里纠纷其实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情况,虽然不是物业公司的管理范围之内,但是作为第三方一般都会派出物业代表对产生纠纷的邻里双方进行一定的调解,争取小事化了和平解决,如果一旦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向法院进行起诉。邻里纠纷属于民事诉讼的一种,按照诉讼程序进行处理。 结语 邻里纠纷一般不属于物业管,属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调解、判决的案件。常见的邻里纠纷原因包括缺乏法律意识、不文明行为、亲戚朋友介入等。虽然物业公司不直接管理邻里纠纷,但作为第三方,通常会派出物业代表进行调解,争取和平解决。如果调解不成功,可向法院起诉,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处理。 法律依据 物业管理条例:第四章 物业管理服务 第四十七条 物业使用人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义务由业主和物业使用人约定,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管理规约的有关规定。 物业使用人违反本条例和管理规约的规定,有关业主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物业管理条例:第二章 业主及业主大会 第十九条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作出与物业管理无关的决定,不得从事与物业管理无关的活动。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违反法律、法规的,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决定,并通告全体业主。 物业管理条例:第四章 物业管理服务 第三十七条 物业管理用房的所有权依法属于业主。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的用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