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撤销调解书有效吗? |
释义 | 法律分析:调解书因为程序原因被撤销并不导致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的无效。 一、空置遗嘱无效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一)遗嘱人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二)遗嘱内容不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三)由于遗嘱继承人的原因导致遗嘱无效的;(四)基于财产处分上的原因而遗嘱无效;(五)遗嘱违反法律强制性抚养义务而导致无效;(六)多份遗嘱的内容冲突造成的遗嘱无效;(七)遗嘱形式不合法导致的遗嘱完全失效;(八)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间冲突造成遗嘱无效;(九)遗产中的消极财产大于或等于积极财产,即债务清偿后无剩余财产,导致遗嘱无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二、合同效力待定和可撤销的区别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生效与否尚未确定,须经过补正方可生效,在一定的期限内不予补正则视为无效的合同。 可撤销合同,就是指因合同订立双方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生效的意思表示归于无效的合同。 两者的主要区别有: 1、合同的效力不同: 效力待定合同在未被有关权利人追认前,其效力处于待定状态;而可撤销合同在未被撤销前则是有效合同。 2、合同瑕疵不同: 效力待定合同的瑕疵是行为人缺乏缔约能力或处分能力,这类瑕疵并非不可补救;而可撤销合同的瑕疵在于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如因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 三、买卖合同如何签有效 签订买卖合同只要不出现法定合同无效情形,并且订立合同的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订立合同为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该合同就是有效的。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申请再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