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卖假货多少钱可以立案起诉 |
释义 | 卖假货罪立案标准: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或货值金额达到15万元以上可立案。假货赔偿标准:经营者应赔偿商品价款的三倍,并承担其他损害赔偿。举报卖假货需提供消费关系证据和商品是假货的证据,如交易记录、小票、照片等。 法律分析 一、卖假货多少钱可以立案起诉 卖假货可能会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如下: 1.卖假货达到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2.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3.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已销售金额与尚未销售的货值金额合计在十五万元以上的可以立案。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假货赔偿标准怎么规定的 若经营者售卖假货给消费者,则应当作出的赔偿数额一般为商品价款的三倍,消费者同时也可以提出其他损害赔偿。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依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八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依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一)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时未作说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 (四)不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三、举报卖假货的需要什么证据 举报卖假货的需要的证据: 1.证明存在消费关系的证据,比如电商网站的交易记录、消费小票、截图、聊天记录、保修单或者电子合同资料等。 2.证明购买的商品是假货的证据,比如收集的商品的照片或录像、有产品问题的样品、标的物检验的鉴定结论等。 结语 购买假货涉及到立案起诉、赔偿标准和举报所需证据等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卖假货达到一定金额可构成犯罪,责令停产、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者吊销营业执照。消费者遭受假货损失,一般可要求赔偿商品价款的三倍,并可提出其他损害赔偿。举报卖假货需提供消费关系证据和购买商品是假货的证据。以上为对应法律规定的简要说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一百四十八条 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一百四十五条 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十章 附则 第一百五十四条 本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