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间借贷如何避免遭遇骗局? |
释义 | 法律分析:民间借贷属于民事活动,个人之间的借贷行为受到《民法典》的保护。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规范,很容易遭遇骗局。因此,借贷双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来避免遭遇骗局: 1. 真实身份核实:在进行借贷活动时,双方应该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包括身份证、营业执照等相关信息,以避免遇到冒充他人行骗的情况。 2. 合法借贷合同:借贷双方应该签订合法的借贷合同,明确借贷金额、利率、还款方式、逾期罚款等相关事项,并保留好合同原件,以避免出现争议时无法证明合法性的情况。 3. 借贷平台选择:在借贷平台选择时,应该选择正规、有信誉的平台,注意平台的资质和监管情况,以避免选择无资质、无监管的平台而被骗。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五条 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约定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一百九十六条 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借款人和贷款人。 第三百三十三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利息。 第三百三十四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利息的,自逾期之日起支付逾期利息。 第四百一十七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归还借款。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借款人可以随时归还借款。 第四百一十八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归还借款的,应当支付逾期利息。逾期时间超过借款期限三倍的,逾期利息的利率不得超过未逾期部分利率的四倍。 第四百一十九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归还借款,逾期时间超过六个月的,贷款人有权要求提前收回借款。借款人提前归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利息,但不得超过已经逾期部分利息的百分之五。 第四百二十二条 借贷双方可以约定违约金。约定的违约金不得超过借款本金的百分之一。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