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职务犯罪是指在担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犯罪的行为。其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要素: 第一要素:职务行为。即公职人员在担任职务过程中的行为,包括职权行使、职责履行、职务承担等。 第二要素:犯罪行为。即公职人员在担任职务过程中,以非法手段实施的违法行为,包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 第三要素:有罪责任。即公职人员对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包括追究刑事责任、赔偿被害人损失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二条: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违法发放奖金、报酬、补贴、津贴,或者滥用职权,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有罪责任人犯罪,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对于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逃避追究的,应当予以追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