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家庭暴力救济办法有哪些?
释义
    家庭暴力的救助与惩罚:受害人可以通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进行劝阻和调解,并可要求行政处罚;受害人还可以在离婚诉讼中要求施暴者赔偿;若家庭暴力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应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法律分析
    1、社会救助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这是对家庭暴力、虐待的受害人的一般救助方法。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发生在家庭成员间的暴力和虐待,往往是因为家庭中的一些琐事、小事产生的。家庭成员间的争吵打骂往往是在气头上,由于是一时的冲动所为。在这种情形下,由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做一些说服调解工作,让当事人消消气,冷静下来,多考虑纠纷的严重后果。实施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在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可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人民调解组织可具体负责此类行为的劝阻和调解工作,其具体工作范围、程序可依《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和《民间纠纷处理办法》的规定进行。
    2、行政处罚
    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家庭暴力通常伴随着拳脚、棍棒武力,如果不及时制止行为人的暴力行为,对被害人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或者损失,甚至导致被害人的重伤,死亡。
    如果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根据《民法典》第43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受害人要求依法处理的,公安机关才能受理,受害人未向公安机关要求处理的,公安机关不予处置。
    3、民事救济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内容,受害人可以在离婚诉讼中向施暴者要求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与精神损害两个方面。
    4、刑事惩罚
    若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如故意伤害罪、虐待罪、强奸罪等,应当依照刑法有关规定给予制裁。对于受害者的报案,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结语
    家庭暴力和虐待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针对这一问题,社会救助、行政处罚、民事救济和刑事惩罚等多种手段可以采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积极劝阻和调解家庭暴力,公安机关有责任制止正在发生的暴力行为。对于不构成犯罪的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人民调解组织提出请求,进行劝阻和调解工作。另外,受害人可以在离婚诉讼中要求施暴者赔偿损害,并且对于构成犯罪的家庭暴力行为,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多方合力,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救助与保护,维护社会的安宁与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十九条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缓收、减收或者免收诉讼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十八条 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可以单独或者依托救助管理机构设立临时庇护场所,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临时生活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章 家庭暴力的预防 第十二条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4: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