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资单上的月薪与实际不符如何处理? |
释义 | 劳动合同中的工资错误可通过补充协议或重新签订合同进行更正。劳动合同的作用包括建立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避免劳动争议。劳动合同的特征包括具有特定的主体、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以及劳动行为作为客体。 法律分析 一、劳动合同误将月薪写成错误的怎么办? 职员可以要求企业按合同发放,但企业可以通过诉讼要求确认合同存在重大错误,从而不必执行错误合同。 劳动合同工资是重要条款,如果有误,可以要求企业重新更正工资内容作为补充协议,双方签字有效。最好重新签一份,或者写个补充协议。如果已经签了很久了,双方可以在原合同上手写更改并注明。 二、劳动合同的作用 1、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以劳动合同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势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这是由于劳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也是千变万化的,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合同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各不相同,国家法律法规只能对共性问题做出规定,不可能对当事人的具体权利义务做出规定,这就要求签订劳动合同明确权利义务。 2、劳动合同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深感经营或工作需要确定录用劳动者的条件和方式数量,并且通过签订不同类型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发挥劳动者的特长合理使用劳动力。 3、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这既是对合同主体双方的保障又是一种约束,有助于提高双方履行合同的自觉性,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因为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有利于稳定劳动关系。 三、劳动合同的特征 (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即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即具有使用劳动能力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双方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具有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服从的从属关系。 (2)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没有只享受劳动权利而不履行劳动义务的,也没有只履行劳动义务而不享受劳动权利的。一方的劳动权利是另一方的劳动义务,反之亦然。 (3)劳动合同客体具有单一性,即劳动行为。 结语 劳动合同的正确性对于双方的权益至关重要。如果发现合同中月薪存在错误,职员可以要求企业按照合同的正确内容发放工资。然而,企业也有权通过诉讼来确认合同存在重大错误,并从而不必执行错误的合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职员可以要求企业重新更正工资内容,并签署补充协议以确保双方的权益。此外,劳动合同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在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和避免劳动争议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劳动合同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而劳动行为则是合同的客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工资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十一条【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三十条【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