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责任不明,交警部门应如何应对? |
释义 |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如果非机动车方存在过错,法律规定了“过失相抵”原则。在责任无法区分的情况下,法院会适用“优者危险负担”原则,公平地分配交通事故责任,维护受害人的权益。 法律分析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以“过错”原则为基本归责原则,在处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间交通事故时,如果非机动车方存在过错,法律还同时规定了“过失相抵”原则。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人民法院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重要证据之一,但在交警部门无法认定责任,过错无法区分、责任大小难以划定的情况下,法院会适用“优者危险负担”原则,公平合理地分配交通事故责任,从而使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以维护。 所谓“优者危险负担”原则,是指在难以分清各自过错责任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双方对安全注意义务的轻重,按照机动车危险性的大小以及危险回避能力的优劣等,适当分配事故双方赔偿责任的一种纠纷处断方法。 拓展延伸 应对交警部门无法确定事故责任的交通事故:解决纠纷的有效策略 在处理交警部门无法确定事故责任的交通事故纠纷时,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解决问题。首先,双方当事人可以积极收集证据,包括现场照片、事故报告、目击证人证言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其次,可以寻求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调解或鉴定,如交通事故鉴定中心,以获得客观的事故责任判断。此外,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途径。最后,如果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可以考虑提起诉讼,将争议交由法院裁决。总之,通过积极收集证据、寻求第三方调解、咨询专业律师和必要时提起诉讼,可以有效解决交警部门无法确定事故责任的交通事故纠纷。 结语 在处理交警部门无法确定事故责任的交通事故纠纷时,积极收集证据、寻求第三方调解、咨询专业律师和必要时提起诉讼,是有效解决纠纷的策略。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公平合理地分配交通事故责任,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在难以分清各自过错责任的情况下,适用优者危险负担原则,考虑双方对安全注意义务的轻重,以及机动车危险性和危险回避能力的优劣,合理分配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二节 现场处置和调查 第三十条 交通警察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当立即进行下列工作: (一)按照事故现场安全防护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划定警戒区域,在安全距离位置放置发光或者反光锥筒和警告标志,确定专人负责现场交通指挥和疏导。因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交通中断或者现场处置、勘查需要采取封闭道路等交通管制措施的,还应当视情在事故现场来车方向提前组织分流,放置绕行提示标志; (二)组织抢救受伤人员; (三)指挥救护、勘查等车辆停放在安全和便于抢救、勘查的位置,开启警灯,夜间还应当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示廓灯; (四)查找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和证人,控制肇事嫌疑人; (五)其他需要立即开展的工作。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交通警察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按照规定使用执法记录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