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检察院决定批捕几天发通知书 |
释义 | 检察院批捕后24小时内通知家属,具体时间取决于通知书的寄送情况。批捕条件包括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其他措施不能防止社会危险。公安机关逮捕需出示逮捕证,否则违反法定程序,但可口头告知家属被批捕情况。 法律分析 一、检察院决定批捕几天发通知书? 一般是批捕以后的24个小时之内通知家属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后,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至于犯罪嫌疑人家属多久会收到批捕通知书,具体还要看信件的在途寄送情况的。 《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 检察院批捕时间一般是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 二、批捕的条件是什么?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是逮捕的证据条件、事实条件和前提条件。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这一条件包含下列含义: 一是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这就要求查明发生的事实必须是构成犯罪的事实,而不能是其他事实,同时犯罪事实的存在已有一定证据加以证明; 二是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三是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如果一个犯罪嫌疑人有数个犯罪行为,只要有证据证明其中一个就符合“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一条件的要求。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这是逮捕的量刑条件、罪责条件或称之为法律条件。逮捕作为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应当是适用于性质严重的犯罪分子,因此法律上规定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才适用逮捕,而对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适用逮捕。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公安机关本来就是凭借人民检察院出具的书面的批捕决定书去制作逮捕证的,包括在逮捕嫌疑人的时候没有逮捕证的就违反了法定程序。但是,公安机关一般可以口头告知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当事人目前被批捕,但不会跟家属陈述关于案子的情况。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后,通常应在逮捕后的24小时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除非无法通知。至于犯罪嫌疑人家属何时收到批捕通知书,则取决于信件的寄送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书面材料一般会在七日内作出批捕决定。批捕的条件包括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并且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同时采取其他措施无法防止其社会危险性并且有逮捕必要。在逮捕时,公安机关必须出示逮捕证,否则将违反法定程序。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一章 办案协作 第三百五十一条 已被决定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在逃的,可以通过网上工作平台发布犯罪嫌疑人相关信息、拘留证或者逮捕证。各地公安机关发现网上逃犯的,应当立即组织抓捕。 协作地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后,应当立即通知办案地公安机关。办案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携带法律文书及时提解,提解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办案地公安机关不能及时到达协作地的,应当委托协作地公安机关在拘留、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一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三百三十一条 未成年人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据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书,将该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除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外,公安机关不得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如果发现漏罪,合并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对其犯罪记录解除封存。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二节 侦查终结 第二百九十一条 共同犯罪案件的起诉意见书,应当写明每个犯罪嫌疑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具体罪责和认罪态度,并分别提出处理意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