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中国法律规定成年几岁
释义
    《民法典》规定,18周岁以上为成年人,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享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政治、人身自由、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享有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受法律保护,需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规定多少岁为成年人
    1、民法典之中有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但是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就已经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由自己来承担自己所做行为的法律责任。
    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十七条。
    二、已满十六周岁和未满十八周岁有什么区别
    1、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经济状况并不影响十八周岁以上公民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享有,过了18岁生日的第二天即为发了财上的成年人;
    3、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的权利:包括公民的人格、姓名权、荣誉权、名誉权、肖像权、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公民的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以及科学文化方面似的权利和自由;
    6、特定人的权利:保障妇女的权利、保障退休人员和列军属的权利、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的权利;
    7、在我国规定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及为成年人,成年人拥有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且拥有自己的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以及科学文化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不受他人进行侵犯。也需要自己承担为自己行为所作的法律责任。
    拓展延伸
    民法典中规定的法定成年年龄是多少岁?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法定成年年龄是指一个人达到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定成年年龄为18岁。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年满18岁时,便被认定为成年人,具备了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独立签订合同、享受和承担民事权利和义务,以及参与各种法律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法律也会对法定成年年龄进行特殊规定,比如结婚年龄、劳动就业等方面。因此,在具体情况下,还需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断和适用。
    结语
    根据《民法典》规定,18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承担法律责任。而16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已经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承担自己行为的法律责任。成年人享有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人身自由、信仰自由等权利,并受到法律保护。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定成年年龄为18岁。然而,在特殊情况下,法律也会对法定成年年龄进行特殊规定。因此,在具体情况下,需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断和适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七十条 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9: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