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2023喝醉酒后打人怎么处理
释义
    醉酒后打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情节轻者处拘留或罚款,情节重者处拘留并罚款。若构成犯罪,应按《刑法》处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者可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严重情节可判处重刑。醉酒不减轻处罚,因为醉酒并未完全丧失自控能力,犯罪行为仍受主观意愿支配。酒后打人不一定构成犯罪,具体情节决定处罚,可能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予以处罚。
    法律分析
    一、喝醉酒后打人怎么处理
    1、如果情节不严重,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2、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按照《刑法》处罚,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酒后犯罪能不能减轻处罚
    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明文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说明:
    1、醉酒的人犯罪也是犯罪;
    2、对醉酒犯罪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不能免除处罚;
    3、醉酒犯罪人与非醉酒犯罪人所应负的刑事责任是同等的。
    从实际情况看来,醉酒犯罪人主观上并不一定是出于故意,而多是在自己的意识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之下犯的罪。这种犯罪与不醉酒的人犯罪在主观方面有所不同,但因为酗酒是一种恶习,而且司法实践证明,有些人就是以酗酒减弱了大脑对行为的控制能力为理由,企图逃避司法机关对其犯罪行为的制裁。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不仅要负刑事责任,而且也不能从轻处罚。原因在于醉酒的人,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他并未完全丧失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其在醉酒状态下实施的犯罪行为,亦并未离开自己主观意志的支配。常言道,醉酒不醉心,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国《刑法》把醉酒的人犯罪,视同其他犯罪一样,按刑法规定进行处罚。
    醉酒并不是免责的条件,因此即使行为人是在饮酒之后打人,也不会减轻他的责任。而酒后打人也不一定就构成犯罪,主要还是要看具体的情节如何。如果不成立犯罪,也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规定,对打人者做出相应的处罚。
    结语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明确了对于醉酒后打人的处理和酒后犯罪的处罚。根据情节的轻重,可以采取拘留和罚款的措施,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尽管醉酒状态下的犯罪人在主观上可能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法律并不允许减轻其责任。因此,无论是醉酒后打人的处理还是酒后犯罪的处罚,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依法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一)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