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故意伤害罪在客观方面,以伤害造成的后果为标准,将伤害分为哪些情况?() |
释义 |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罪在客观方面,以伤害造成的后果为标准,将伤害分为轻微伤、轻伤、重伤和特别重伤四种情况。 故意伤害罪在客观方面,通常是以伤害造成的后果为评价标准,将伤害分为不同的情况。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罪将伤害分为轻微伤、轻伤、重伤和特别重伤四种情况,具体定义如下:1. 轻微伤:经治疗后伤情稳定,在治疗期间日间失去劳动能力不超过10日或者医疗费用不超过500元的损伤。2. 轻伤:经治疗后伤情稳定,在治疗期间日间失去劳动能力超过10日但不超过20日或者医疗费用超过500元但不超过2000元的损伤。3. 重伤:经治疗后可能导致生命危险,或者造成重要器官、组织残缺、功能丧失、失明、聋或者需要长期治疗的损伤。4. 特别重伤:经治疗后造成危及生命、致残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损伤。 故意伤害罪中的轻微伤、轻伤、重伤和特别重伤具体如何区分?在实际应用中,判断伤害的程度确实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根据司法实践,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1.受害人的伤情;2.治疗的费用;3.恢复的时间;4.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等因素。同时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故意伤害罪是涉及到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需要警惕和严厉打击。处理此类案件时,需要充分考虑伤害的程度,全面综合评估,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一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