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事开庭带手铐吗
释义
    在法庭开庭时犯罪嫌疑人除特殊情况外,应当解除戒具,即不能带手铐。但对于有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等较重刑罚和有迹象显示具有脱逃、行凶和自杀、自残可能的被告人,可以不解除戒具。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规则》第十六条负责法庭押解的司法警察在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令下,押解被告人进、出法庭;在法庭审判活动进行过程中,要严密监控被告人,始终将被告人置于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未经批准,严禁被害人及其亲属、被告人的亲属和其他无关人员接近被告人。
    在法庭审判活动中,应当为被告人解除戒具;对于有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等较重刑罚和有迹象显示具有脱逃、行凶和自杀、自残可能的被告人,可以不解除戒具。
    一、刑事诉讼开庭的流程
    (一)庭审准备阶段
    1、查明当事人身份:姓名;曾用名;出生年月;民族;籍贯;文化程度;职业;户口所在地;家庭住址;是否受到过刑事处分或行政处罚;何时被羁押;何时被取保候审;何时收到检察院起诉书副本;法庭核对被告人年龄、身份、有无前科劣迹等情况有误,可能影响案件审理结果的,律师应认真记录,在法庭调查时予以澄清。
    2、宣布被告人涉嫌罪名;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及其他诉讼参加人(公诉人,辩护人)的名单;告知并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3、告知当事人和辩护人享有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92条的规定,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85条、第193条的规定,被告人除享有上述权利外,还有自行辩护的权利和最后陈述的权利。
    (二)法庭调查阶段
    1、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审判人员询问被告人宣读内容是否与收到的一致;
    2、(审判人员令其他被告人退庭候审)审判人员询问被告人甲:起诉书中指控事实是否存在?指控罪名是否成立?是否自愿认罪?被告人对起诉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
    3、公诉人对被告人甲进行讯问;在法庭调查过程中,律师应该认真听取对被告人的讯问、发问,做好发问准备。公诉人向被告人提出威逼性、诱导性或与本案无关问题的,辩护律师有权提出反对意见。法庭驳回反对意见的,应尊重法庭决定。
    4、辩护人对被告人甲发问;
    5、被告人甲退庭候审,传被告人乙到庭进行同样程序,逐个进行完毕后传所有被告人到庭。
    (三)举证、质证阶段
    1、公诉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向法庭提供证据;
    2、被告人谈质证意见;
    3、辩护人谈质证意见;
    4、公诉人就量刑方面向法庭提供证据;
    5、被告人谈质证意见;
    6、辩护人谈质证意见;
    7、审判人员询问被告人、辩护人是否有证据提供?
    8、审判人员询问被告人、辩护人是否申请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
    (四)法庭辩论
    1、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辩护律师应认真听取控诉方发表的控诉意见,记录要点,并做好辩论准备。
    2、被告人自行辩护;
    3、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
    4、二轮辩论;
    (五)被告人最后陈述
    1、被告人陈述;
    2、法庭教育;
    3、休庭。
    二、刑事案件开庭后什么时候出判决书
    法律对开庭到判决没有明确规定。只是对审限有规定。
    如是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如是自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如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一审刑事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应当二个月内审结,但集团犯罪、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两个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