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援助的类型包括哪些 |
释义 | 法律援助的类型: 1、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 2、民事、行政诉讼代理; 3、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 4、公证证明; 5、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 6、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务。 一、民事辩护人一定要是律师吗 在民事诉讼中,不一定是律师进行代理。在民事诉讼中,不存在辩护人,只存在法定代理人或者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只存在刑事案件中,同时法律明确规定,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因此,在民事诉讼中,不一定是律师作出诉讼代理人,其他人员也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二、免费的援助律师怎么找 法律援助可以到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 法律援助的主要范围是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诉讼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公证证明,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够申请法律援助。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具体如下: 1、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2、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4、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三、刑事诉讼参与人是哪些 刑事诉讼参与人有:1、当事人;2、法定代理人;3、诉讼代理人;4、辩护人;5、证人;6、鉴定人;7、翻译人员。《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一)“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于刑事案件,依照法律进行的收集证据、查明案情的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二)“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四)“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