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派出所采取的措施
释义
    立案侦查是对犯罪行为进行调查的过程。立案的条件是指判明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基本要件。法院、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应根据材料迅速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立案,否则不予立案。立案必须具备事实条件,即有客观、真实证据证明的犯罪行为存在。这包括犯罪的预备、实施未遂、中止和既遂。
    法律分析
    1.立案侦查。
    2.立案的条件是指决定立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决定是否正确的依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
    3.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是指有被客观、真实的证据所证明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预备、实施未遂、中止和既遂。
    拓展延伸
    派出所加强社区安全管理的举措
    派出所加强社区安全管理的举措包括多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派出所加大了对社区巡逻的频率和范围,增加了巡逻警力的数量,确保社区的安全环境。其次,派出所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派出所与社区居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制定安全管理方案。此外,派出所还加强了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人员的管控,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社区的安全稳定。通过这些举措,派出所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和和谐的居住环境。
    结语
    在立案侦查中,立案条件是判断立案决定是否正确的依据。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法院、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应按管辖范围迅速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责时应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轻微时则不予立案。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法定条件,即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要件。派出所为加强社区安全管理采取了多项举措,包括加大巡逻频率和范围,开展安全宣传活动,与居民建立联系,加强对重点区域和人员的管控,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区的安全稳定。这些措施为居民提供了更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4: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