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18岁若父母还限制自己的自由权应该怎么做,18岁属于成年人,是否可以自己做主 |
释义 | 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根据年龄划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需要有监护人。监护人的指定顺序是父母、祖父母、成年的兄姐、其他亲友、父母生前单位或社区组织。精神病人的监护人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亲友、社区组织。 法律分析 可以自己做主。一、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10周岁以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18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6—18周岁但能以自己的劳动为生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俗称神经病、傻子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二、只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任何限制行为能力人有监护人三、监护人的指定顺序如下:1.未成年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有能力并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亲友——》父母生前单位或社区组织2.精神病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有能力并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亲友——》社区组织 拓展延伸 权利与责任:探讨18岁成年人在父母限制自由权方面的权利和自主权问题 在探讨18岁成年人在父母限制自由权方面的权利和自主权问题时,我们需要平衡权利与责任之间的关系。成年人在法律上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应该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和选择。然而,父母对子女的限制也是出于关爱和保护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18岁成年人应该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他们可以通过与父母进行开放和成熟的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寻求双方的理解和妥协。同时,成年人也应该尊重父母的经验和意见,以及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只有在权利和责任之间找到平衡,才能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和谐的统一。 结语 在探讨18岁成年人的权利和自主权问题时,需要平衡权利与责任之间的关系。成年人享有自主权,但父母对子女的限制也是出于关爱和保护。在这种情况下,18岁成年人应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并承担责任。通过开放、成熟的沟通,寻求理解和妥协,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和谐的统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六条 民政部门承担临时监护或者长期监护职责的,财政、教育、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予以配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负责收留、抚养由民政部门监护的未成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三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将委托照护情况书面告知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和实际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加强和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的沟通;与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并给予未成年人亲情关爱。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接到被委托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幼儿园等关于未成年人心理、行为异常的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八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鼓励和支持有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