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合同终止的条件有哪些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了合同终止的条件,包括债务履行、合同解除、债务抵销、债务提存、债权免除、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等情形。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至第五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债权债务终止后,债权的从权利同时消灭,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情况除外。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合同终止的条件有哪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二)合同解除; (三)债务相互抵销; (四)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五)债权人免除债务; (六)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七)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另外,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债务的,合同的权利义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通知,是指当事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将合同终止的有关事宜告诉合同对方当事人。协助,是指当事人一方配合另一方作好善后工作。保密,是指当事人在合同终止后对于了解到的对方当事人的秘密不向外泄露。 二、法律规定 《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七条【债权债务终止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第五百五十八条【债权债务终止后的义务】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 第五百五十九条【债权的从权利消灭】债权债务终止时,债权的从权利同时消灭,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结语 合同终止条件包括:债务履行完毕、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提存标的物、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以及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情形。债权人免除部分或全部债务时,合同的权利义务部分或全部终止;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时,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至第五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债权债务终止的情形和终止后的义务得到明确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节 意思表示 第一百三十八条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