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员工离职工资必须结清吗
释义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一、员工离职的形式
    1、劳动合同期满,员工主动提出不再续签,双方互相不必做任何补偿。一般公司会提前30天征询你本人是否续签的意见,员工应当照实答复是否续签。
    2、员工主动辞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提出,双方协商补偿方案,实现离职。只要员工按法定程序提出辞职,用人单位没有任何理由滞留员工,除非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尚未处理完毕或者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的,才可以拒绝办理离职手续。有的岗位因涉及机密等,需要提前通知,但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时间。但是员工必须履行提前30天书面辞职及交接工作等法定程序,否则要赔偿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3、满足法定条件的无条件辞职。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
    辞职一般有两种情形:
    (1)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2)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二、我国法律对工资的规定
    1、工资分配原则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2、工资分配方式、水平确定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3、最低工资标准参考因素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4、工资支付形式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5、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工资保证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6、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形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7、单位停工、停产劳动者工资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8、工资支付的争议的解决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8: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