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减刑是指对罪犯在具备法定减刑情节时,由法院依法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减刑条件包括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等。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在灾害中有突出表现、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等。减刑不仅包括狭义减刑范围,还涵盖了死刑缓期执行、罚金、缓刑及剥夺政治权利的减刑。 法律分析 不予减刑就是字面的意思,不会减刑。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狭义的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广义的减刑是指凡受刑事处罚的人,在具备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不仅包括狭义减刑的范围,还涵盖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罚金、缓刑及因主刑减刑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减刑。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减刑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三)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四)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拓展延伸 不得减刑的条件和限制 不得减刑的条件和限制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法律规定了一系列限制和条件,使得犯罪分子无法获得减刑的机会。这些条件和限制旨在确保公正和公平的刑罚执行,保护社会安全。一般来说,不得减刑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犯罪性质严重、犯罪后再犯、拒不认罪悔罪、对受害人造成重大伤害、犯罪后逃避刑罚等。此外,减刑的申请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法定程序和法院审查。总之,不得减刑的条件和限制确保了刑罚的威慑力和公正性,维护了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公共安全。 结语 减刑是一种对刑罚减轻的刑事司法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可以获得减刑。然而,减刑也受到一系列条件和限制的约束,以确保刑罚的公正执行和社会安全。这些条件包括犯罪性质严重、再犯、拒不认罪悔罪、对受害人造成重大伤害等。减刑的申请还需要符合法定程序和法院审查。不得减刑的条件和限制维护了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公共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六节 减刑 第七十九条 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