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私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是否可行?
释义
    租赁合同的法律效力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审查:合同主体是否符合规定,房屋是否为法律法规禁止出租,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以及是否进行过登记备案。
    法律分析
    出租人和承租人就房屋出租的租金、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后,租赁合同就成立了。成立后的房屋租赁合同有无法律效力,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审查。(一)合同主体是否符合规定,即出租人与承租人是否具备有效民事行为的构成要件。如是否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出租人是否为房屋所有人或合法使用权人等。(二)房屋是否为法律法规禁止出租。只要法律法规不禁止出租的房屋,都可以依法出租。根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1)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2)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3)共有房屋未取得共有人同意的4)权属有争议的5)属于违法建筑的6)不符合安全标准的7)已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8)不符合公安、环保、卫生等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9)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三)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在实践中,有些房屋租赁合同约定房客逾期支付租金、水电费等的滞纳金按每日2%计算。从法律来说,这种约定因滞纳金过高有失公平,属于可撤销条款。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形是,有人用租来的房屋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若属实,则在出租人明知或应当知道的情况下,这样的租赁合同均是无效的,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租金依法没收。(四)是否进行过登记备案。
    结语
    在房屋租赁合同的成立后,需进行四个方面的审查,包括合同主体的资格、房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合同内容的合法性以及是否进行过登记备案。只有通过这些审查,才能确保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13: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