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法中基本工资的定义是什么?
释义
    基本工资和全额工资是两个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中经常使用的概念。基本工资是员工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相对稳定,是根据员工所在职位、能力、价值核定的薪资,是员工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感的保证。而全额工资则是劳动者每月所收入的基本工资与辅助工资之总和,即实得工资。弄清这两个概念对于计算劳动者的待遇非常重要。
    法律分析
    一、基本工资的定义是什么?
    基本工资是指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来说,在企业中,基本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职位、能力、价值核定的薪资,这是员工工作稳定性的基础,是员工安全感的保证。同一职位,可以根据其能力进行工资分不同等级。
    二、基本工资和全额工资的区别是什么?
    基本工资和全额工资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经常使用的两个概念。弄清这两个概念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很重要。因为计发劳动者的待遇,时常会用到这两个概念。例如,在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时,需要用劳动者全额工资的概念,而终止劳动合同计发生活补助费和女职工“三期”内计发工资时,需要用劳动者基本工资的概念。如果不准确地理解这些概念,容易因此而发生劳动争议,对劳动关系双方都不利。
    根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1月1日颁发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1月1日局令第1号)和《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以及劳动部颁发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和《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劳部发[1995]226号)的有关规定,劳动者的全额工资是指其每月所收入的基本工资(又称标准工资)与辅助工资(又称非标准工资)之总和,即实得工资。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例如工资总额组成中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就是基本工资。
    再具体些说,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均属基本工资。劳动者的辅助工资是指基本工资以外的各种工资。例如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等等。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工资总额一般是用人单位在从事统计、缴费等劳动工资工作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与劳动者的全额工资(或称实得工资)、基本工资等概念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
    结语
    基本工资是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具有相对稳定性。基本工资和全额工资是两个经常使用的概念,弄清这两个概念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很重要。基本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职位、能力、价值核定的薪资,是员工工作稳定性的基础,是员工安全感的保证。而全额工资是指劳动者每月所收入的基本工资与辅助工资之总和,即实得工资。辅助工资是指基本工资以外的各种工资,例如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等等。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工资总额一般是用人单位在从事统计、缴费等劳动工资工作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与劳动者的全额工资、基本工资等概念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三条 【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7: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