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果误杀判刑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一、如果误杀判刑标准是什么? 误杀要分情况来看的。 所谓误杀,是指当事人没有杀人的主观故意,出于其本意并不是杀人。 如果是当事人无法预见的情况下,那么有可能是意外事件,不视为犯罪。 如果是当事人能遇见到但是出于过失没有预见到,那么有可能是疏忽大意导致的过失,如果是当事人已经预见到了但是自信能避免,那么可能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这两种情况有可能会以过失致人死亡罪来论处。 如果是当事人出于别的犯罪目的而不小心致人死亡,那么有可能是转化犯罪比如非法拘禁罪实施暴力行为本身虽然没想要杀人但是造成了被害人的死亡,仍然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还有可能是一种犯罪的加重形态,比如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误杀涉嫌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罪名成立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轻微,则会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过失杀人罪怎么赔偿? 1、伤葬费。 丧葬费的赔偿金额是法院上年的正常职工平均月工资水平。一般是以6个自然月的总额来计算的。 2、被扶养人的生活费用。 被扶养人的生活标准是按照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的一个程度来界定的。生活费用的赔偿金额是法院上年的城镇人均消费和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来算的。 3、死亡赔偿金。 城镇的居民是这样算的: 死亡赔偿金等于上年度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然后乘以20年。其中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减去60。75周岁以上的为五年。就是说要乘以五。 农村居民是这样算的: 死亡赔偿金等于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然后乘以n。这个n等于60周岁以下为20年,60周岁以上为实际年龄减去60。75周岁以上为五年。 赔偿权利人要举证证明其所居住的地方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如果对于现实没有赔偿能力的,赔偿义务人是可以请求以其它方式给付,法院也会考虑。 三、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过失致人死亡的构成要件内容为行为人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 主观责任形式为过失,即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造成他人的死亡结果具有预见可能性,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前者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后者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而是由于其他无法预见的原因导致他人死亡的,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不负任何刑事责任。 实践中,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比较多样,比如交通事故、一般殴打、特殊体育项目教学训练等都有可能造成过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发生。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