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网上造谣可能负什么法律责任
释义
    我们总说,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然而也有多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路见不平,键盘相助”,以为隔着屏幕,没有人可以找到他、抓到他。造谣、诬陷、什么热点都蹭...今天小编想告诉大家的是,网上造谣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一、网上造谣可能负什么法律责任(《民法总则》有效日期截止于2020年12月31日)
    1、民事责任
    网络造谣,侵犯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誉权、荣誉权的等。
    根据《民法总则》第179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方式。
    2、行政责任
    网络造谣,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但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可以对造谣人进行行政处罚,比如拘留、罚款等。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散播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3、刑事责任
    网络造谣,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可能触犯刑事罪名有很多,比如煽动分裂国家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诽谤罪等。
    比如煽动分裂国家罪,《刑法》第103条规定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等。
    比如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刑法》第291条规定,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比如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刑法》第221条规定,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网上被人造谣诽谤应该怎么办
    自行协商解决,或者由第三方调解(例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向法院依法起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三、最新资讯(《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民法典》第999条规定: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姓名、名称、个人信息;使用不合理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1183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8: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