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欺诈的典型形式有哪些?
释义
    诈骗的主要形式有:以遭遇某种害人需要帮助来诈骗;以特殊身份进行诈骗;以中介的名义进行诈骗;利用熟人关系进行诈骗;以及通过小的利益取信于人来实行诈骗。
    法律分析
    一、诈骗主要形式有哪些
    1、诈骗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
    (1)以遭遇某种害人需要帮助来诈骗;
    (2)以特殊身份进行诈骗;
    (3)以中介的名义进行诈骗;
    (4)利用熟人关系进行诈骗;
    (5)以及通过小的利益取信于人来实行诈骗。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二、怎样才属于诈骗罪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三、遇到网贷诈骗应当怎么处理
    1、被害人可以收集与网络贷款诈骗的证据,如网站截图、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
    2、被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交收集的证据材料,让公安机关介入调查,追究诈骗分子刑事责任。
    3、如果损失没有全部退赔的,被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向诈骗分子主张赔偿
    诈骗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以遭遇某种害人需要帮助来诈骗;以特殊身份进行诈骗;以中介的名义进行诈骗;利用熟人关系进行诈骗;以及通过小的利益取信于人来实行诈骗。
    结语
    诈骗犯罪的主要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以遭遇某种害人需要帮助、特殊身份、中介名义、熟人关系以及小利益取信等方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解释,诈骗犯罪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若遭遇网贷诈骗,被害人应收集证据并报案,追究诈骗分子的刑事责任,并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赔偿。诈骗行为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我们应共同努力打击和预防此类犯罪行为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四章 电子商务争议解决 第五十八条 国家鼓励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商品、服务质量担保机制。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与平台内经营者协议设立消费者权益保证金的,双方应当就消费者权益保证金的提取数额、管理、使用和退还办法等作出明确约定。
    消费者要求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承担先行赔偿责任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赔偿后向平台内经营者的追偿,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四章 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三十三条 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抽查检验,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检验结果。
    有关行政部门发现并认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责令经营者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