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重大立功表现应当被减刑
释义
    我国法律规定,罪犯有重大立功的应减刑,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检举重大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抗御灾害、对国家社会有重大贡献等。根据《监狱法》第29条,被判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悔改或立功,根据监狱考核结果可减刑。
    法律分析
    我国法律规定,罪犯有重大立功的,应当减刑,具体情况包括: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法律依据
    《监狱法》
    第二十九条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根据监狱考核的结果,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拓展延伸
    犯罪嫌疑人的积极改造应该被考虑减刑
    犯罪嫌疑人的积极改造应该被认真考虑,以便给予他们减刑的机会。在司法系统中,减刑是一种针对犯罪分子的刑罚缓和措施,旨在鼓励他们通过积极改造来重新融入社会。犯罪嫌疑人如果能够展现出积极的改变和悔过之心,表现出对犯罪行为的认识和悔悟,那么他们应该有机会获得减刑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促进犯罪嫌疑人的社会重建,还能够向其他罪犯传递积极的改造信息,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犯罪嫌疑人的积极改造,并在适当的情况下给予他们减刑机会,以期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和谐的双赢局面。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罪犯在特定情况下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这些情况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以及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减刑是一种针对犯罪分子的刑罚缓和措施,旨在鼓励积极改造和重新融入社会。我们应该重视犯罪嫌疑人的积极改造,给予他们减刑机会,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和谐的双赢局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自首和立功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章 监察权限 第三十一条 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主动认罪认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察机关经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一)自动投案,真诚悔罪悔过的;
    (二)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如实供述监察机关还未掌握的违法犯罪行为的;
    (三)积极退赃,减少损失的;
    (四)具有重大立功表现或者案件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等情形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5: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