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侮辱信息是否可以构成诽谤? |
释义 | 通过手机短信、微信、QQ等通讯方式辱骂他人,可以起诉对方,但需选择正确的案由。非公开场合的辱骂案件应定为“一般名誉权纠纷”,诉讼请求不宜过高,以“赔礼道歉”为宜。情节严重的辱骂行为包括恶劣手段、严重后果等,如强迫被害人爬过自己的跨下、撕光被害人衣服、对被害人进行恶劣侮辱等。这些行为可能导致精神失常、自杀等后果,对人格和名誉造成极大损害,甚至对执行公务的人员、妇女及外宾进行侮辱,造成恶劣影响。 法律分析 发侮辱信息之类的可以起诉吗 对方通过手机短信、微信、QQ等通讯方式辱骂你,可以向法院起诉对方的,但有一定的技巧,如果案由不对会被法院不予支持的。这类案件如果不是在朋友圈或公众场合公然辱骂,则不宜以“侵犯名誉权”或“诽谤”起诉,案由应定为“一般名誉权纠纷”,且诉讼请求不宜要求太高,以“赔礼道歉”为宜。 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等情形,如强令被害人当众爬过自己的跨下;当众撕光被害人衣服;给被害人抹黑脸、挂破鞋、带绿帽强拉游街示众;当众胁迫被害人吞食或向其身上泼洒粪便等污秽之物;当从胁迫被害人与尸体进行接吻、手淫等猥亵行为;因公然侮辱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者自杀身亡;多次侮辱他人,使其人格、名誉受到极大损害;对执行公务的人员、妇女甚至外宾进行侮辱,造成恶劣的影响等等。 拓展延伸 侮辱信息的法律责任界定及处理方式 在法律上,侮辱信息的法律责任界定及处理方式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侮辱信息指的是对他人进行贬低、诽谤、辱骂等的言辞或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诽谤是指故意传播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对于侮辱信息的处理,一般采取以下方式:首先,被侮辱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方承担法律责任;其次,相关平台应积极配合,删除侮辱信息并追究发布者的责任;最后,社会应加强法律意识,共同营造尊重他人的网络环境。侮辱信息的法律责任界定及处理方式的明确,有助于维护公平正义,保护个人权益。 结语 侮辱信息的处理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但一般来说,被侮辱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对方,并要求其承担法律责任。在选择案由时,应避免以侵犯名誉权或诽谤起诉,而应将案由定为一般名誉权纠纷,并适度降低诉讼请求,以赔礼道歉为宜。对于情节严重的侮辱行为,如采取恶劣手段或造成严重后果,应予以严肃处理。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法律意识,共同营造尊重他人的网络环境。这样的明确法律责任界定及处理方式有助于维护公平正义,保护个人权益。 法律依据 第五十三条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知识的公益宣传,弘扬医师先进事迹,引导公众尊重医师、理性对待医疗卫生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五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报道,并加强舆论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 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