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间借贷融资的相关形式具体有什么呢 |
释义 | 民间借贷融资形式有下列四种: 1、低利率互助型借贷。 2、企业集资型借贷。 3、发放高息型借贷。 4、不规范的中介借贷。 一、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所谓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只要双方意见属实,即视为有效,贷款产生的抵押也将相应生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当事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应当支付利息的,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限制贷款利率的有关规定。一般情况下,民间相关的借贷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民间借贷属于直接融资渠道,银行贷款是间接融资渠道。 二、与银行贷款比民间借贷有什么优势 与银行贷款相比,民间借贷具有以下优势。 第1、手续简便。 第2、资金随需随借。民间借贷一般仅需要3到5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即可获得所需资金。 第3、获取资金条件相对较低。民间借贷普遍门槛低,显然更加适合于小企业。 第4、资金使用效率较高。银行贷款期限一般以定期形式出现,而民间借贷可以即借即还,适合小企业使用频率高的特点。 三、民间借贷有哪些技巧六大要点 民间借贷需要注意6大要点是:1.四倍已成历史请记住24%、36%;2.民间借贷的借贷主体界定;3.解禁企业间借贷不等于全面放开;4.P2P网贷平台终正名;5.借贷加买卖等于借贷;6.虚假民间借贷诉讼要搞清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