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具体体现如下: 1、明确了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给予特殊和优先保护; 2、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未成年人的整体素质; 3、明确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原则,增强了法的针对性; 4、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强化政府的责任; 5、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家庭保护是基础; 6、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学校保护是关键; 7、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强化全社会保护; 8、体现以人为本,加强对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保护; 9、有力保障未成年人的各项权益,加大了司法保护的力度; 10、增加权益保障的有效措施,严格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有: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重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综上所述,国家对于保护未成年人是有重要意义的,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条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