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军人职责违反的定义 |
释义 |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要特征是侵犯国家的军事利益,行为人违反军人职责并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主体为军人,主观方面主要为故意犯罪,有些犯罪还要求特定的目的。 法律分析 根据《刑法》第四百二十条的规定,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军人违反职责罪。 军人违反职责罪有哪些特征: (一)本类犯罪侵犯的是国家的军事利益。所谓军事利益,是指国家的军事设施、军事装备、国防建设、武装斗争、军事后勤供给、军事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利益。 (二)本类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军人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所谓违反军人职责,是指行为人不遵守国家有关军事法规命令、条例等所确定的具体职责。 (三)本类犯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军人。具体而言包括下列三类:第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现役军人。第二,战时预备役人员,是指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第三,其他军内在编职工,主要是指执行军事任务的其他军内人员。 (四)本类犯罪的主观方面主要为故意犯罪,少数可以由过失构成,有些犯罪还要求特定的目的,如战时自伤罪,必须以逃避作战义务为目的。 拓展延伸 军人职责违反的后果及处理措施 军人职责的违反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首先,违反职责可能损害军队的形象和声誉,破坏军队的纪律和战斗力。其次,违反职责可能导致军人失去信任和尊重,影响与上级、同事和部下的关系。此外,违反职责可能引发法律纠纷,涉及刑事或纪律处分。对于军人职责违反的处理措施,一般会根据违反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可能的处理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调离岗位、军事法庭审判等。军队将严肃对待职责违反行为,以维护军队的纪律和形象,确保军队的有效运作和战斗力。 结语 军人违反职责罪是指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依据《刑法》第四百二十条受刑罚处罚。该罪的特征包括侵犯国家军事利益、违反军人职责、主体为军人、主观方面主要为故意犯罪。军人职责的违反行为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损害军队形象和声誉,破坏纪律和战斗力,影响关系及引发法律纠纷。处理措施根据行为性质和严重程度评估,包括警告、停职、军事法庭审判等,以维护军队纪律和形象,确保有效运作和战斗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二十条 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军人违反职责罪。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