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经济案件一般多长时间结束 |
释义 | 法律分析:经济案件处理时间具体如下: 1、侦查阶段,不得超过二个月,不能终结的案件,可延长一个月; 2、审查起诉阶段,应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延长半个月; 3、审判阶段,至迟不得超三个月; 4、对于有法律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延长三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法院批准。 一、债权纠纷起诉的流程: 1、提交诉状申请立案,债权人可以写一份起诉状然后递交到法院立案厅进行立案; 2、法院发出受理通知,在法院立案之后,人民法院会对债权人发出受理通知; 3、法院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债权人和债务人交换双方的证据,债务人就债权人的诉求作出应答; 4、开庭审理、质证、辩论,上述程序进行完之后,双方只需等待开庭,然后参与审判即可; 5、宣布判决结果,有可能是当庭宣判,也可能是择日宣判; 6、判决生效,执行起诉前进行财产保全,有利于维护权益,有利于执行。 二、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区别: 1、概念不同,债权人是债的关系中有权利要求另一方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 债务人是债的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 2、权利义务不同,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综上所述,经济案件侦查阶段,不得超过二个月,不能终结的案件,可延长一个月,审查起诉阶段,应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延长半个月,对于有法律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延长三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法院批准;债权纠纷起诉需要原告提交诉状申请立案,债权人可以写一份起诉状然后递交到法院立案厅进行立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四条 依照本节规定采取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如果使用该证据可能危及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采取不暴露有关人员身份、技术方法等保护措施,必要的时候,可以由审判人员在庭外对证据进行核实。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