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山西2023年度平均工资多少
释义
    2018年山西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917元,同比增长9.8%。各市平均工资排名前三的市是太原市、吕梁市、晋城市。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3倍、1.29倍和1.26倍。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分别是全省
    法律分析
    2018年,山西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917元。与2017年的60061元相比,增加了5856元。同比增长率为9.8%。相较于上年,增幅下降了2个百分点。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7669元,同比名义增长9.9%。扣除物价因素,2018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7.9%。
    二、详细内容
    分市看,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前3位的市分别是太原市78904元、吕梁市64988元、晋城市64826元;排后3位的市分别是忻州市55676元、运城市59472元、长治市59891元。同比名义增长率排前3位的市是晋中市12.3%、太原市11.1%、运城市11.0%;排后3位的市是长治市6.3%、晋城市6.9%、大同市7.3%。最高和最低的市年平均工资之比为1.42。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7933元,金融业84811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3095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3倍、1.29倍和1.26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住宿和餐饮业33394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3560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5259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0.66%、50.91%和68.66%。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是2.63。
    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率分别为17.4%、15.4%、15.0%;增速最低的三个行业依次为农、林、牧、渔业,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率分别为0.4%、5.3%、5.6%。全部19个行业门类中,有7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平均工资最高,为71013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08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为联营单位,为37286元,是全省平均水平56.57%。
    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其他内资类型增速最高,同比增长25.4%;联营单位增速最低,同比下降41.8%。除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内资以外,其余登记注册类型平均工资增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最新反馈数据显示,2018年,山西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4535元,与2017年的31745元相比,增加了2790元,同比名义增长8.8%,增速比2017年加快4.7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2018年山西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6.9%。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47131元,采矿业45346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9171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6倍、1.31倍、1.13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25468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6707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7389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3.75%、77.33%、79.31%。2018年私营单位最高和最低行业年平均工资之比为1.85。
    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23.8%、20.9%和18.9%;增速最低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金融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增长率分别为-4.3%、1.6%和2.5%。全部18个行业门类中,有10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拓展延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中,不同岗位的职工应享有同等的工资待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同行业门类之间的工资差异仍然存在。本文将分析不同行业门类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情况,以期促进劳动市场的公平与正义。
    根据统计数据,金融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租赁服务业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分别为平均工资的1.3倍、1.1倍和0.9倍。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行业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分别为平均工资的0.8倍、0.7倍和0.6倍。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劳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即部分行业的工资水平过高,部分行业的工资水平过低,导致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约定工资待遇。因此,用人单位应按照同行业、相同岗位的规定,合理制定员工的工资待遇,避免工资差距过大。对于那些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行业,政府应加大投入,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总之,按标题:['2. 不同行业门类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情况分析'] 的分析,我们应关注不同行业门类之间的工资差异,促进劳动市场的公平与正义。同时,用人单位也应遵守相关法规,合理制定员工的工资待遇。
    结语
    2018年山西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917元,同比增长9.8%。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7669元,同比增长9.9%。从分市、分行业、分登记注册类型和分行业门类来看,不同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存在差异,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增速方面,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最快,而农、林、牧、渔业增长最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一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6: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