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开车撞死的刚好是碰瓷的,这样会算是是犯罪吗?
释义
    该法律规定了开车撞死碰瓷行为的构成和处罚问题。如果撞人者承担的责任主要以上,这种行为就构成了交通肇事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情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情形,或者明知是安全装置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开车撞死碰瓷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考虑撞人者所承担的责任。如果撞人者承担的责任主要以上,那么这种行为就构成了交通肇事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二、遇到碰瓷的认对措施
    1.不逃避,沉着应对
    先说好话,有理有据有节。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看对方态度,态度不好就灵活,不能让他的气焰太过嚣张,一旦你自己被吓到,那么就容易被碰瓷的人得逞。遇到碰瓷,可以先拿出处理方案,对方如果态度不好,素质不高,车主也不能被他欺负了。
    2.及时报警
    碰瓷利用的就是司机怕麻烦的心理,认为司机不会报警。所以遇到碰瓷,应及时报警,这种情况大家不要怕,有的时候千万不要私了。甚至有些碰瓷的,当他们看到司机报警时,有些怕被警察识破,放弃“索赔”,溜之大吉。
    3.收集证据
    确认事故与自己没有关系,也要保留好现场证据,并留住目击证人,不要私自移动现场。晚上发生事故,不要急于下车,弄清情况、确认安全后再下车处理,发现异常时及时报警求助。
    4.留住证人
    心虚的应该是碰瓷的人,他更怕被路人看穿其中的“猫腻”,用好态度争取围观者同情,交警到了就能留住证人。
    5.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碰瓷的目标在于钱,要求私了获得过高赔偿的,千万不要答应,但是你可以估算出多大的赔偿合适。如果你强硬或者对方可能错或者大于你,你完全可以让他赔偿。
    拓展延伸
    碰瓷是一种欺诈行为,常常发生在交通事故中。为了判断一起交通事故是否为碰瓷,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 事故现场:观察事故现场是否有异常情况,如只有车辆受损,没有人员伤亡;或者车辆受损严重,但受伤者没有明显的伤势。
    2. 当事人陈述:询问受伤者和事故现场目击者,了解事故情况及受伤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碰瓷行为。
    3. 车辆痕迹:检查车辆受损情况,如车身表面是否有擦伤、刮擦痕迹;轮胎是否有被扎破、挤压痕迹等。同时,检查车辆内部是否有异常情况,如座椅上有水渍或破损,车内是否有异味等。
    4. 医疗记录:查看受伤者的医疗记录,了解其受伤情况及治疗过程,判断是否为碰瓷行为。
    5. 警察调查:若事故现场有警察,可以查看警察记录,了解事故处理过程,判断是否为碰瓷行为。
    总之,判断一起交通事故是否为碰瓷,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事故现场、当事人陈述、车辆痕迹、医疗记录和警察调查等。同时,应尽快向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报案,配合调查,维护公平、公正的交通环境。
    结语
    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驾驶员的基本责任。遇到碰瓷行为,驾驶员应该保持冷静,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及时报警、收集证据、留住证人等做法有助于还原真相,避免被碰瓷所害。同时,驾驶员也应该提高自身安全意识,避免成为碰瓷的受害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四条之一 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造成事故,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6: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