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保险合同当事人应遵守的最大诚信原则,包括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作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并要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违反诚信原则可能会导致投保人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保险人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保险合同解除等后果。保险法也规定了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行为。 法律分析 保险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及在合同有效期内,应遵守最大诚信原则,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作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并且要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 2、受到损害的一方,按民事立法规定可以此为由宣布合同无效,或解除合同,或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责任,甚至对因此受到的损害还可以要求对方予以赔偿。 3、大诚信原则贯穿于保险法的全部内容,统帅着保险立法,指导着保险司法,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4、适用于保险活动的订立、履行、解除、理赔、条款解释、争议处理等各个环节,限于篇幅,本文仅从保险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方面予以略论。 二、违反诚信原则的后果 1、违反告知的法律后果由于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各自履行告知义务的形式和告知的内容不同,因而双方违反最大诚信原则而导致的法律后果也各不相同。 2、保险人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3、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在某种情况下,违反保证条件只部分地损害了保险人的利益,保险人只应就违反保证部分解除保险责任,拒绝承担履行赔偿义务。 4、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做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做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三、关于诚信原则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 保险法在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 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二)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拓展延伸 诚信是商业和社会合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如果个人或组织违反诚信原则,将会带来以下后果: 1. 声誉损失:违反诚信原则可能会导致公众对个人或组织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对其未来的业务和职业发展造成损害。 2. 法律诉讼:违反诚信原则可能会引起法律诉讼,涉及到民事、刑事或行政法律程序。 3. 罚款或处罚:个人或组织可能会被处以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这些处罚可能会对其经济利益产生重大影响。 4. 合同解除:如果个人或组织违反诚信原则,对方可能会依据合同条款解除合同,从而导致其失去业务机会。 5. 禁止进入市场:在某些领域,违反诚信原则可能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包括禁止进入市场或被吊销资质证书等。 因此,个人和和组织应该始终遵守诚信原则,避免违反诚实和透明的原则。诚实和透明的原则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声誉和信誉,而且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结语 保险合同当事人应遵守最大诚信原则,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作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并且要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违反诚信原则的后果非常严重,不仅可能导致保险合同无效,还可能导致保险人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甚至解除保险合同。保险法对此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任何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保险合同当事人应当始终遵守诚信原则,以保证保险活动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独立保函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12-29)\t第二十三条\t当事人约定在国内交易中适用独立保函,一方当事人以独立保函不具有涉外因素为由,主张保函独立性的约定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独立保函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12-29)\t第十条\t独立保函未同时载明可转让和据以确定新受益人的单据,开立人主张受益人付款请求权的转让对其不发生效力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独立保函对受益人付款请求权的转让有特别约定的,从其约定。 宪法\t第七十三条\t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开会期间,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