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离婚带来的家庭困境
释义
    离婚后子女抚养原则及判决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判决,两周岁以下子女由母方抚养,两周岁以上子女双方均要求抚养时,可优先考虑绝育或长期抚养、无其他子女、有利于子女成长等情况。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义务,未成年子女由法院根据最有利原则判决。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应尊重其意愿。
    法律分析
    根据具体情况判决,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双方均要求抚养的,一方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
    3、无其他子女,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另一方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对十周岁以上的子女,要考虑孩子的意愿。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拓展延伸
    离婚后的家庭重建:挑战与机遇
    离婚后的家庭重建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对于离婚后的家庭成员来说,面临着情感的创伤、经济的变化以及角色的重新定义等多重困境。然而,正是在这些挑战中,他们也能够找到重建家庭的机遇。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合作,家庭成员可以共同解决问题,建立新的家庭动态。此外,离婚后的家庭还可以借助专业辅导和支持组织的帮助,学习应对挑战的技巧和策略。透过困境,家庭成员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重塑家庭关系,迈向更加健康和幸福的未来。
    结语
    离婚后的抚养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对于未成年子女,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我们应优先考虑以下因素:父母是否做过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子女与哪一方生活时间较长、是否有其他子女以及子女的身心健康等。此外,对于十周岁以上的子女,也要尊重他们的意愿。离婚不会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双方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的家庭可以通过积极沟通、合作以及专业支持的帮助,重建新的家庭动态,迈向更加健康和幸福的未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离婚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离婚第一千零九十条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23: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