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视居住时间期限最长是多久 |
释义 | 监视居住的期限是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立即解除监视居住。《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监视居住的期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3条规定:在监视居住期间,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等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兼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里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鞋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5条规定:在监视居住期间,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兼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6、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监视居住多久结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立即解除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期满后怎么处理监视居住决定由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作出,由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也可以协助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该内容由 蒋先锋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