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资职级如何计算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岗位工资制,包括计算方法和优点、缺点。岗位工资制的优点包括薪酬分配相对公平、简明易懂、易于考核、成本可控并且较低,适用于大部分岗位工作。但缺点包括缺乏灵活性、使用范围有一定限制,对某些知识密集型岗位和需要丰富经验的岗位实行岗位工资制存在问题。 法律分析 一、工资等级的计算方法 岗位工资计算公式为:S-岗位工资;K-职层工资基数;N-员工所处的职层数;Q-职级系数 二、岗位工资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 (1)薪酬分配相对公平。岗位工资制是建立在规范的工作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岗位评价确定各岗位价值,确保薪酬分配的内部公平;通过对关键岗位进行针对性的市场调查,从而可以实现薪酬分配的外部公平。 (2)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岗位工资制明确了各岗位的工资数额,使员工易于理解并接受,能够增加薪酬的透明度;岗位工资制操作简便,易于维护。 (3)易于考核。因为岗位职责明确、责权匹配,因而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易于推进和取得成效。 (4)成本可控并且较低。因为岗位工资标准明确,岗位编制确定,因此测算岗位工资比较准确、容易,另外由于没有对超过岗位要求的能力给予报酬,因此工资成本相对较低。 岗位工资制的实行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管理基础:第一,能将公司岗位划分为合适的序列和层级,能明晰各岗位的责权匹配,同时对各岗位的任职资格有明确的认定;第二,可以识别员工的能力素质,并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尽量减少“人才浪费”以及“拔苗助长”的现象。 2、岗位工资制也有以下不足之处: (1)岗位工资制要求责权匹配,在某个特定岗位的员工,往往只关注自己岗位的工作,对自己职责范围之外的工作通常漠不关心,这对团队氛围的养成是不利的。 (2)缺乏灵活性。由于岗位工资制对各岗位的工资数额都有明确规定,因此在操作上不够灵活。 (3)使用范围有一定限制。岗位工资制适用于大部分岗位工作,但对某些知识密集型岗位以及需要丰富经验的岗位(诸如律师、设计师、咨询顾问等),使用岗位工资制便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这类性质的工作,虽然岗位相同,但不同任职者创造的价值可能差别非常大,实行岗位工资制对薪酬的公平目标提出了挑战。 结语 岗位工资制的优点和缺点已经被详细阐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资制度,以达到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和员工绩效的提升。同时,企业还需要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培养,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综合价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