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甲贷乙用贷款违反什么规定 |
释义 | (一)借名借款行为违反《贷款通则》 (二)违反《贷款通则》并不必然导致借款合同无效 (三)借名借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不影响借款合同效力 一、借款合同诈骗必须有书面合同么 借款合同以书面形式为原则,自然人之间借款对合同形式另有约定的为例外。 1、出借方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必须采取书面形式。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合同贷款通则》规定,所有贷款应当由贷款人和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条例》也规定,借款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2、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约定。 二、帮朋友顶名分期贷款买车有什么危害 当车辆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时,如因此引发诉讼,作为车辆的登记权利人,可能因此承担赔偿责任。借名人与被借名人虽可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就交通事故赔偿中的责任承担问题进行约定,但如该协议因合同目的具有不正当性被法院认定为无效,被借名人将无法据此向借名人主张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第七条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应当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资信,实行担保,保障按期收回贷款。商业银行依法向借款人收回到期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受法律保护。 三、借款人涉嫌非法集资担保人责任有哪些? 《最高法院关于我国民间借纠纷案件的最新审判意见》保证合同是借贷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债务人涉嫌犯罪并不必然导致保合同无效,保证人以主合同债务人涉嫌犯罪为由主张不承担保证责任的,在依法认定主合同效力的前提下,确认保证人的责任。 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处理事情的基调,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10年内部疑难案件答疑中指出:对于集资诈骗的,借款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也无效;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单个借款合同有效,担保合同也有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