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轻微伤调解不通过,30天后求助法律 |
释义 | 轻微伤不调解30天后,可提起民事诉讼。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可调解轻微伤纠纷,达成协议则不处罚。若调解不成,可处罚款或行政拘留。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者,可拘留并罚款;结伙殴打、伤害弱势群体或多次伤害他人者,处罚更重。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损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可拘留并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法为调解提供法律依据,未调解或协议不履行者可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分析 一、轻微伤不调解30天后怎么办 造成轻微伤后,如果调解不成,是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的。虽然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也就是说没有刑事责任,但是有行政责任,即治安处罚,还有民事赔偿责任。一般轻微伤的话,可以由公安机关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就可以不再处罚。若调解不成的话,可处罚款或15天以下行政拘留。 二、轻微伤不调解的相关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结语 轻微伤不调解30天后,如果调解不成,可提起民事诉讼。虽无刑事责任,但有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公安可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处罚。若调解不成,可处罚款或15天以下行政拘留。法律依据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和第四十三条,根据情节轻重处以拘留和罚款。结伙斗殴等行为可处拘留和罚款。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条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八条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条 赔偿义务人请求以定期金方式给付残疾赔偿金、辅助器具费的,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赔偿义务人的给付能力和提供担保的情况,确定以定期金方式给付相关费用。但是,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已经发生的费用、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应当一次性给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