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档案年龄错误如何被证实 |
释义 | 无法证明档案年龄出错,档案年龄以档案为准计算退休年龄;大学生需办理学籍档案的处理,补办档案需办理手续;相关人员无需证明档案年龄错误,档案记录以父母申报为准。 法律分析 一、应该怎样证明档案年龄出错? 公民个人档案日期跟户籍系统对应不上的情况下,档案年龄也是无法申请更改的。国家出台相关文件,明确以档案年龄为准来计算公民退休年龄,无法申请修改。 档案系指机关、机构、组织或个人在业务处理过程所产生、持有并保存的纪录、文件或资料。 二、学籍档案的处理 大学生在毕业时,高校会让学生自行选择有关档案的处理方法,一是办理择业代理把档案托管在学校,二是学生把档案带回原籍,并托管在当地县级以上人才交流中心。 若以上两种方式学生都没有办理,大部分高校会将该生的档案打回原籍的人事管理部门,并派发报到证,该生需在报到期限内持报到证到人事部门办理报到手续。 很多没有到人事部门办理报到手续,并在当地人事部门没有查找到自己档案的大学生,可回高校档案馆查询自己档案是否还在高校,如确定已在档案调转过程中遗失,该生可补办学籍档案。 大学生的学籍档案应由学生登记表、成绩单、毕业生登记表、报到证(蓝白两联,白联发放给毕业生办理报到手续,篮联放入档案)初中学籍档案、高中学籍档案组成。 三、学籍档案丢失怎么办? 大学生办理档案补办手续需先到当地人事局(或是就业单位)、毕业高校分别开具档案补办手续证明,持该证明文件及毕业证、身份证原件,到高校档案馆查询学籍资料、复印、登记、缴费后,所有学籍资料将加盖高校公章,并由档案管理人员封口后,补档人才可以持单位或当地人事部门的调档证明,办理调档手续。 如还需补办初中(可免)、高中学籍档案,则持档案补办手续证明回曾就学高中查询、复印、登记补办该时期学籍资料,在档案封口后,同高校学籍档案一并交回人事局办理并档和归档的手续。 目前,我国并没有具体的档案补办及管理的相关法规或是指导意见,只有珠海、哈尔滨等少数城市制定了自己的档案丢失补办“办法”,并且手续繁琐,颇费时费力。 因此,大学生在办理档案补办手续时,还需咨询当地人事部门及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确定档案补办所需证明文件及补办程序,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档案补办、调档等事宜。 也就是说,相关人员没有必要去证明档案年龄出了错了,因为不管是提供何种证明,公安部门和国家其他行政机关都根本不会采纳的。再者说,档案上面对于当事人年龄的记录都是,从婴幼儿时期自己父母申报的相关事实材料当中严格去记录的,年龄上申报错误,终身只能以此为准。 结语 根据相关法规,档案年龄是无法申请更改的,无论个人档案与户籍系统的日期是否对应。学生在处理学籍档案时,应按照高校规定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如自行托管或交由人才交流中心。若学籍档案丢失,需办理补办手续,包括开具证明、查询学籍资料、复印、登记等步骤。目前,档案补办及管理方面缺乏具体法规,需咨询当地人事部门和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以确定所需证明文件和补办程序。因此,对于档案年龄的错误记录,无论提供何种证明,都无法改变其准确性。档案记录的年龄是根据当事人父母申报的事实材料记录的,一旦申报错误,将终身以此为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四章 录 用 第三十二条 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五个工作日。 公示期满,中央一级招录机关应当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地方各级招录机关应当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23修正):第五章 适用与备案审查 第一百零九条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一)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三)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的情况; (四)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 (五)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经济特区法规、浦东新区法规、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变通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