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判决书生效后还能改吗 |
释义 | 判决书可以在判决有错误的前提下进行修改。一审判决书可向上级法院上诉,二审判决书或一审判决书已生效可在6个月内申诉或向检察院申诉。再审可以改判。当事人可对已生效的判决申请再审,也可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 法律分析 1、判决书下来后能改。改的前提条件是判决书有错误。2、一审判决书如果没有生效,可以向上一级法院上诉,由上一级法院改判;如果是二审判决书或者一审判决书已经生效,可以在6个月之内申诉,或者向检察院申诉,请求检察院抗诉。案件进入再审后改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一百七十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零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拓展延伸 判决书生效后的执行程序及相关规定 判决书生效后,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执行程序将启动。首先,执行法院将核实判决书的内容,并通知被执行人履行判决所规定的义务。被执行人应在法定期限内履行判决,如未履行,执行法院将采取强制措施,例如查封、扣押财产,甚至采取拍卖等手段实现判决的执行。同时,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享有一定的申请执行异议的权利,但需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并提供相关证据。此外,执行程序中还涉及财产保全、执行费用的支付等相关规定。总之,判决书生效后的执行程序及相关规定旨在保障判决的有效执行,维护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判决书下来后可以进行修改,前提是判决书存在错误。一审判决书若未生效,可向上一级法院上诉,由上级法院进行改判;若为二审判决书或一审判决书已生效,可在6个月内提起申诉,或向检察院申请抗诉。再审程序将对案件进行改判。判决书生效后,执行程序将启动,执行法院将核实判决书内容并通知被执行人履行义务。被执行人应在法定期限内履行判决,如未履行,执行法院将采取强制措施确保判决执行。被执行人享有申请执行异议的权利,需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并提供证据。执行程序旨在保障判决有效执行,维护司法公正和当事人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一百七十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零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