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哪些情况构成重大误解?
释义
    本文介绍了构成重大误解所需满足的条件,包括误解人因误解作出了相应的意思表示、误解是由误解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误解是误解人的非故意行为。根据民法典第14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误解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误解人行使撤销权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否则撤销权消灭,可撤销的合同变为有效的合同。
    法律分析
    构成重大误解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误解人因误解作出了相应的意思表示;其次,误解是由误解人自己的过错导致的;最后,误解是误解人的非故意行为。
    构成重大误解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必须对合同主要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如果仅仅对合同的非主要条款发生误解,并且不影响合同的目的及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则不构成重大误解。
    (2)误解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即误解人的误解与其意思表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3)误解是由误解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这也是误解和欺诈、胁迫及乘人之危的主要区别之一。即误解人的错误认识不是源于对方当事人的遗错行为,而是由于自己的不谨慎。
    (4)误解是误解人的非故意行为。在此不允许当事人以重大误解为借口,而实属于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为来撤销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误解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因此,当事人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合同内容,也可以申请其撤销合同。另外,撤销权的行使还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进行,如果对方未反对撤销权人作出的撤销合同的意思表示,则可以直接发生撤销合同的后果。由于可撤销的合同属于效力未定的合同,因此误解人行使撤销权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否则撤销权消灭,可撤销的合同变为有效的合同。为此,(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合同成立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拓展延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行为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如果行为人具有重大误解,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或者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或者数量等发生错误认识,致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行为人具有重大误解,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行为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如果行为人具有重大误解,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因此,对于行为人来说,应当谨慎行事,避免因重大误解而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结语
    构成重大误解需要满足对合同主要内容发生误解、误解人自己的过错行为以及误解是误解人的非故意行为三个条件。当事人可以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行使撤销权,但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否则撤销权消灭。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t第一条\t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标的和数量的,一般应当认定合同成立。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对合同欠缺的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内容,当事人达不成协议的,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第一百二十五条等有关规定予以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t第十四条\t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t第八条\t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批准或者登记才能生效的合同成立后,有义务办理申请批准或者申请登记等手续的一方当事人未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办理申请批准或者未申请登记的,属于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的“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对人的请求,判决相对人自己办理有关手续;对方当事人对由此产生的费用和给相对人造成的实际损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4 4: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