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过错推定原则的应用范围是什么? |
释义 | 《民法典》中过错推定原则的适用范围包括:教育机构、医疗机构、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动物园、建筑物坠落、堆放物侵权、林木折断以及窨井管理。过错推定责任与过错责任原则的区别在于举证责任分配和过错程度对责任的影响。过错推定原则适用于照顾弱势群体,如幼儿园的孩子在幼儿园受伤,教育机构需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的过错推定原则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受侵害时,教育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1199条) 2、下列情况下,医疗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1222条)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3)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3、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中所有人、管理人的过错推定责任(1242条) 4、动物园的过错推定责任(1248条) 5、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过错推定责任(1253条) 6、堆放物侵权(1255条) 7、林木折断侵权(1257条) 8、窨井管理人的过错推定责任(1258条) 二、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区别: 1、二者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不同。过错责任原则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因此受害人需就其主张负举证责任.在过错推定责任中,举证责任发生了倒置,受害人无需就行为人的过错负举证责任,被告只有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或者存在法律规定的抗辩事由才可以免责. 2、过错的轻重对责任的影响不同。过错责任原则将过错区分为不同的程度,据此确定行为人责任的大小与轻重在过错推定的情况下,由于行为人的过错是被推定的,过错本身具有一定的或然性,因而难以确定过错的程度.所以在过错推定责任中,过错程度对责任的大小及轻重没有影响. 3、过错责任严格区分受害人的过错与行为人的过错,在混合过错中根据当事人双方的过错程度确定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由于在过错推定责任中难以确定行为人的过错程度,所以也就无法对行为人与受害人双方的过错程度进行比较。 适用于过错推定原则的这些范围当中,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照顾弱势群体,比如说幼儿园的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了伤害,作为孩子来讲肯定也没有能力证明教育机构没有尽到监护责任,所以说,相关的证据就得教育机构提供。 结语 过错推定原则在《民法典》中的适用范围涵盖了多个情形。例如,教育机构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受侵害时应承担过错推定责任;医疗机构在违法规定、隐匿病历资料等情况下应承担过错推定责任;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动物园、建筑物脱落等情况下也适用过错推定责任。过错推定责任与过错责任原则有所不同,前者无需受害人举证,而后者则要求受害人承担举证责任。过错程度对过错推定责任的大小及轻重没有影响,而过错责任则会根据过错程度确定责任的大小。过错推定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弱势群体的权益,例如幼儿园孩子受伤时,教育机构需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其尽到监护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第一百五十九条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 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