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抢夺武装部队证件罪既遂刑罚规定概述 |
释义 | 新刑法对抢夺武装部队证件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75条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的构成包括行为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和客体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犯罪者需承担刑事责任,判决根据后果轻重,可能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一、新刑法对抢夺武装部队证件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是怎么样的? 对抢夺武装部队证件罪既遂的判刑标准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构成是怎么样的? 1、罪体 行为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的行为是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这里的盗窃,是指秘密窃取。抢夺,是指公然夺取。 客体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客体是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的规定,盗窃、抢夺武装部队车辆行驶证、车辆驾驶证、车辆监理印章,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以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论处:盗窃、抢夺武装部队车辆监理印章的,盗窃、抢夺武装部队车辆行驶证、车辆驾驶证三本以上的。根据这一司法解释的规定,武装部队车辆行驶证、车辆驾驶证、车辆监理印章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客体。这是司法解释对本罪客体的补充性规定。 2、罪责 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而有意实施的主观心理状态。 武装部队证件是由国家来进行管理,如果进行非法的抢夺而造成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失,作为犯罪者必定就需要承担刑事的责任,一般在处罚时就会按照所造成的后果来进行判决,轻者会处三年以下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结语 抢夺武装部队证件罪的判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75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侵犯国家利益的非法行为,法律将依法严惩,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二十四条 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四十七条 私放俘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私放重要俘虏、私放俘虏多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2020修订):第三章 任务和权限 第二十一条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协助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监狱等执行逮捕、追捕任务,根据所协助机关的决定,协助搜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人身和住所以及涉嫌藏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或者违法物品的场所、交通工具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